杨晓阳:始终保持思考的姿态
发布于:2017-09-25 23:17  浏览:

原标题:杨晓阳:始终保持思考的姿态(元晁/转自人民网)




  生生不息之三(国画) 198×600厘米 2012年           
本报记者 严长元 冯智军

  一位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如何建立、艺术诉求如何呈现、社会担当如何体现,通常会在其个人展览中得以窥见,“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美术作品展”是聚焦于“一带一路”的专题展,体现了艺术家30多年来在这一主题上艰苦的探索磨砺和自觉的文化追求。7月8日,以“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在西安举办,这标志着自2016年10月29日 “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首展后,历经广州、济南、南京、兰州、西安等全国九大城市的巡回展出,该展览在今年的圆满收官。

  一个画院的管理者、一名画家,他的主题展向美术界提出了哪些问题,在社会上引发了哪些讨论,给艺术创作者和管理者哪些启示……这些话题,远比对单个作品和艺术本体的关注更有意思。

  “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美术作品展”是杨晓阳的首次个展,而按照他本来的想法,至少要等到退休之后再举办个展。但是为了配合中国国家画院启动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为画院带头人,需要在创作工程的推进中起到创作的率先垂范,他梳理了自己30多年来的创作里丝绸之路题材相关的作品,最终促成了此次丝绸之路主题展的集中呈现。不得不承认,通过展览所传递出的时代气息、创作方向和美学诉求,引发了更多的思考,从而也使得原计划只有北京、西安两站的展览,在各地的不断邀请之下扩展到了十站。而每到一处,由于展场等实际条件所限,展品虽略有调整,它引发的讨论和思索却不断生发拓展。

  作为本次展览所引发的思考,许多看似矛盾的问题在此却得到了统一。

  写实与写意的矛盾与统一

  如展览名称“从写实到写意”所言,这是杨晓阳一直以来的学术追求,但这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还是艺术家创作历程中若隐若现、并行发展的路径?是早期的学院派写实作品好,还是后期的写意作品更具中华文化内涵?理论家、艺术家们对这些问题都有不同的见解,而他们所持观点的不同及其原因,也令人思索当代写实与写意创作的现状与原因。“从早期的学院派写实、主题性创作到今天的‘大写意’和‘大美为真’写意精神的追求,杨晓阳的艺术创作也经历过多个转变,其间也遇到很多人的不理解甚至是质疑,但今天展出的作品就是最好的回答。”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说。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此次“丝绸之路”主题展巡至江苏南京时,又增加了“抽象水墨”板块的作品,这是在之前几站的巡展中所没有的。它展现了杨晓阳在写实和写意外,从具象绘画向抽象水墨领域进行的不懈探索。这种探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本次巡展中的一批抽象水墨新作则集中创作于今年春节期间。从写实到写意、从具象到抽象、从传统到现代,从西方写实到东方写意,在杨晓阳的艺术世界里这些都不再矛盾,也不再是二元对立,而是本出一元,最终形成了阴阳合一的境界。

  管理与创作的矛盾与统一

  从1988年担任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到1997年任西安美院院长,从2009年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至今,不论是西安美术学院的崛起,还是中国国家画院“一部八院”的成长,两个美术机构都在他的带领下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不能否认,大量的管理事务势必会占用有限的创作时间,但是这个展览让人确信,管理与创作的矛盾在这里获得了统一。此次与丝绸之路题材有关的作品正是从他创作的1万多幅作品中挑选出来的,而这个创作量,也是许多画家达不到的。“前辈垂爱、同志努力,我不敢有半点懈怠,画画成了繁忙过后,人去楼空后‘三更灯火五更鸡’和‘出差途中的奢侈’。”杨晓阳的画展后记中如是说。

  实践与理论的矛盾与统一

  举凡艺术家能够创作,速写、素描、小稿、大尺幅样样拿得出手,并不一定能让人惊讶。但是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深入思考,并能根据艺术的各种发展状况提出自己的艺术主张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却非易事。毕竟术业有专攻,创作和研究所要求的思维模式难以相同。但多年来在艺术求索的道路上,杨晓阳不仅是实践者,更是思考者。

  2000年左右,杨晓阳在创作转向大写意后,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思考,提出了“大写意”理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曹意强认为,他对“写意”的理解与阐释跳离了技法层面的“工笔”与“写意”,风格层面的“写实”与“写意”的二元对立的窠臼,上升到了整体的文明形态、民族文化身份,既意识到“写意”精神在写实主义体系下的衰落,又从“写意”精神上看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新资源、新路径,对于反思当今中国艺术创作中的诸种弊端以及把握今后中国画的发展方向,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从“大美术”“大写意”到“大美为真的写意精神”,从“器道并重、一人一品”到“形、神、道、教、无”的“五字箴言”,其对于当代美术创作的理论构建具有切实的现实意义。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说:“读书养气,始终保持着思考的姿态,可以说是杨晓阳迥别于多数画家的一个特点,这也是他在大写意理论与创作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教学与创作的矛盾与统一

  作为曾经的教师和如今的工作室导师,“师者”是杨晓阳的另一个身份标签。刚刚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创研班教学成果展上,作为导师的杨晓阳展出了一系列的课徒稿。这种类型的课徒稿,在“丝绸之路”主题展中也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记者发现,这批课徒稿虽然和教学有关,但每一幅都不是单纯的技法分解,而是形成了一幅幅独立完整的作品,这种创作和教学紧密结合的思路,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某一个技法的示范,更是完整的创作思路。这种习惯也体现在他每一幅速写中,体现了师者的勤奋和对艺术的追求,以及艺术创作的炼成过程。

  在“器道并重,一人一品”的教学理念下,杨晓阳用“形、神、道、教、无” 给学员提出要求,同时也作为对自己创作的高标准。而针对当代美术创作面临的问题,杨晓阳归纳并提出了中国美术当代转型过程中的“五化”,即题材模糊化、主题多义化、章法多维化、造型意象化、用笔书法化五个特征。杨晓阳解释说,在当代,绘画的表现题材很综合,不再拘泥于表现一个情节、一个片段、一个瞬间,还能跨越时空;主题的时间、空间范围无限扩大,使得无论作者或读者都会对主题的理解形成“多义化”;由于每一位作者的个性以及对艺术的理解千变万化,在布局过程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形成章法构成的“多维化”;同样由于对照相记录生活的写实画法的超越,具体在造型的过程中更加个性化,显示出明显的“意象化”;中国自古有书画同源的传统,从古至今高水平艺术家追求用笔的‘书法化’成为宋代至今中国画坛的共识,从18世纪末世界范围大师的用笔也可以看出这个趋势,书法化是技法高水平的一个浓缩,用笔的书法化是这一系列转化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鉴万件宝,画万卷画,育数万人。”这是杨晓阳一直追求的理想。

  32年前,杨晓阳一行七人骑自行车从西安出发,踏上了丝绸之路的艺术体验之旅。展览的“生活写生”“主题探索”“丹青意蕴”和“水墨精神”四个版块,就是他开启丝绸之旅后的艺术轨迹,而且是不断求变、自我超越的轨迹。

  如今,在“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启动之后,杨晓阳还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继续沿着这一个主题和路线不断求索。几年来,他多次到了我国的宁夏、青海、甘肃、陕西等地和印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法国、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沿线国家采风写生。艺术的旅程风景无限,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在本次展览中颇引人注目的高3.6米、长约31米的《社火》,就是他历时一年半时间、11易其稿于2016年完成的一幅作品。为了更好地描绘社火的壮观场面,他从小稿一步步地变大尺寸。这件作品在兰州展出时,苦水镇耍社火的老乡们也都兴奋地赶来观看。

  书香世家的文脉传承、刘文西等前辈的言传身教,艺术家孜孜以求的勤奋努力……杨晓阳的创作之路因其展览得到了清晰而明确的体现。从早期的《黄河之歌》《黄河艄公》《大河之源》《黄巢进长安》等写实主义作品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阿房宫赋》《终南竞秀图》《丝路长安》的古典工笔系列探索,再到后来的《关中正午》《茶有道》《生生不息》《丝绸之路》《陕北纪行》《社火》等水墨作品,一路风格嬗蜕与精神超越,正如张晓凌所说,“从写实主义水墨创作转向古典工笔壁画的绘制,看起来不动声色,却似乎隐含了这样的文化经略:由写实到写真而最终皈依写意。今天回望起来,这是一条幽曲而意涵复杂的回归文化正脉之路。”

 

(元晁整理/转自人民网)

 

了解更多文化咨询请点击上方按钮
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长按二维码直接识别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yangxiaoyang.net
 
(责编:潘佳佳、鲁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