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丨杨晓阳全国巡回展于故乡西安收官
发布于:2018-03-12 14:42  浏览:



新闻来源: 雅昌艺术网专稿 
转载:元晁

摘要: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艺术家杨晓阳 西安站部分开幕嘉宾合影 西安站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2017年7月8日,“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在全国九大城市巡回展出之后,来到了最古老最辉煌的城市之一西安,于西安美术馆盛大启幕…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艺术家杨晓阳

西安站部分开幕嘉宾合影


 

西安站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2017年7月8日,“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在全国九大城市巡回展出之后,来到了最古老最辉煌的城市之一西安,于西安美术馆盛大启幕。但这不是简简单单的经过,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归。

  主办单位为: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馆,西安美术学院;协办单位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省国画院。

     【艺术人物】杨晓阳:“三十功过尘与土”

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姜怡翔介绍到场嘉宾

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顾劲松主持开幕仪式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钟顺虎致辞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覃志刚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徐里致辞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辞

  从写实到写意    三十年艺术探索全面呈现

  32年前,杨晓阳一行七人骑自行车从西安出发,踏上了丝绸之路的艺术体验之旅,那时候的他从未想到丝绸之路会是围绕他30年乃至终极一生的艺术主题,像是植根在他的血肉,他的心灵,甚至他的灵魂深处的一种神圣化的符号,更是像一种不期而遇却冥冥之中早就注定的命运。

  所以,这是一场有着非凡意义的回归,他带着多年创作并精选而得的400余幅艺术作品,回到了他的精神家园,在家乡父老面前,汇报他30多年来的艺术成果。西安是他人生的起点,是他事业的起点,也是他艺术的起点,同样也是照亮他一生的指路明灯。

  杨晓阳十四岁进入西安美术学院,从最基础的素描色彩开始学起,后来又接触到国画。在美院上学期间,刘文西老师对他的教育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艺术一定要深入生活、一定要热爱祖国;另一方面是要去全面的学习中西文化。“我的学习过程也是我的创作从写实转换到写意的历程。”杨晓阳在展览开幕仪式上说到:“我有幸于出生于陕西,这里有着周秦汉唐的千年历史,有随处可见的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还有长安画派、黄土画派,更有众多老艺术家营造出的氛围。我的父亲、母亲从小对我进行历史、文化、哲学方面的教育,督促我成为一个很好的艺术从业者。我有幸生活在中国,我们有着伟大的民族、伟大的历史。”

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吴丰宽致辞

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郭线庐致辞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西京致辞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致辞

大唐西市集团董事局主席、丝路国际总商会主席吕建中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刘文西先生致辞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展览作者杨晓阳致答谢词


 

展览作者杨晓阳院长及夫人丁晓燕上台捐赠作品《酒逢知己》,西安美术馆馆长杨超代表馆方接受捐赠

 

原陕西省省长程安东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仪式现场

  展览的四个版块,“生活写生”、“主题探索”、“丹青意蕴”和“水墨精神”,就是他开启丝绸之路旅行之后的艺术轨迹。书香世家的遗传,刘文西等大师的言传身教,为他的专业艺术之路树立人生的目标打下了厚实的根基,而他并不满足,开始从全面的学院基本功向传统文化和世界现代艺术扩展,寻求突破,便步履艰难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创作了这些作品,或宏大、或悠远、或多彩、或沉重;有天地美景、有民族风貌、有历史记忆、有底层诉说;或细腻典雅、或气象万千。20多年不断的速写与主题创作,把他的写实境界推向了前列。

  之后,他画风不断探索转换,开启了重彩创作,在浓墨重彩的艺术空间里,加入了写意的元素,他的作品开始变得浪漫开阔,他不再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题材、细节以及绘画元素之上,而更多的开始注重整体的画面效果,注重作品背后的精神内涵。

杨晓阳谈展览感受和意义

  之后的“水墨精神”,是绚烂之后复归的平淡状态,是从速写写生,主题探索丹青重彩直到黑白水墨世界的升华。同样是黑白,同样是本源的两色,这种转变却不是简简单单周而复始的转圈,而是生命不息就探索不止的重新开始,勇敢的去开辟可能是全然未知的领域,探索另外一种表达天地大美的可能性,寻求另外一片更为广袤无垠的境界。

  在接受访谈时,杨晓阳告诉雅昌艺术网:“这次展览巡回全国九个省市之后回到西安,是对老师、领导、朋友们汇报的一个很好机会。座谈会上大家都是表扬给我很大鼓励,私下他们都会给与很多建议和批评,这样生态很好。这些交谈和其他城市不同。中华文化在西安体现的很充分,我早年在西安受到的滋养非常重要。虽然大家给与很多表扬,我知道从高原到高峰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还需要认真的扎根生活,学习传统,发在内心的创作,这样才有价值。希望下一次展览带给大家更多话题。”


 


 


 


 


 


 


 

展览现场

  丝路丝路  回归与出发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观展时感慨,认为这些作品和杨晓阳一样,具有“汉唐气象”,“是个做大事的人。”刘主席表示:这场展览我有四个深刻印象。一是杨晓阳能够很早抓住一带一路这个大主题,契合了国家战略,他多年来一直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创作思考实践;二是,此展从素描、色彩、绘画等作品系统展出,大家可以全方位认知他;三从最开始的写实到现在的大写意,这个过程体现了他对中国画的认识;四他对于美术事业的奉献精神值得钦佩,很有责任心和信念,是个做大事的人,使得国家画院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得以提升。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谈观感

著名油画家郭北平认为:杨晓阳是个有格局的艺术家,这次展览颠覆了外界对其印象

  谈到此次展览的意义,杨晓阳认为:“这次展览对美术界的意义大于个人。主题是丝绸之路,我个人代表画院配合丝绸之路国家战略。我只是抛砖引玉开个头,大家都为丝路努力重视国策,这个展览对于美术界的意义多余个人。”

  开幕式结束后,持续了四个小时的研讨会。业界大咖们对杨晓阳的作品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讨会现场


 

展览现场

  32年前他从这里出发,开启了他的丝绸之路。如今,他再次选择从这儿重新出发,去开启“大写意”的全新旅程。与那时候截然不同的是,他现在已经清晰自己的艺术道路究竟该如何行走下去。 “大写意”是中国艺术地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千年艺术文明里伟大的瑰宝,是我们“一带一路”国家顶层战略中精神领域的重要支撑。中国的写意精神,是中华文明历经5000年经久不衰的一个内在基因,也是东方独特的审美意趣和生活精神的集中呈现。回到西安,用一种放下一切的气魄,博古通今、融会贯通,预示着再一次新的出发。(作者:刘爽)

  据悉,展览持续到7月18日。

  艺术家简介:

  杨晓阳,1958年出生于陕西西安,1979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1983年毕业,同年考上研究生。198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主任。1994年出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1995年主持全院工作,1997年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2009年调任中国国家画院。

  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国家三五人才一级,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教育部高教名师。

 

2